新聞資訊
起步就要提速,開局就要爭先。1月13日上午,星沙水務集團召開2023年經營工作研究及務虛會。長沙經開集團董事、星沙水務集團黨總支書記、董事長李雪春出席會議。星沙水務黨總支及全體經營班子成員、各部門(中心)及分子公司主要負責人、集團部分中層副職人員參加會議。
會上,星沙經營班子副職作2023年度工作計劃匯報發言,各分子公司、各部門(單位)負責人分別總結了各自2022年工作開展情況和2023年工作開展計劃。緊扣集團工作部署及集團戰略,既講成績又講問題,既談形勢又謀思路,為2023年星沙水務集團發展建言獻策。
2022年星沙水務發展機遇與挑戰交織并存,發展態勢穩中向好,圓滿完成抗旱保供、污水處理量、抄表收費、給水設施建設升級、上市路徑調整審批等重點工作任務。2023年星沙水務將適應市場化、執行市場化,始終強化供排水保障,狠抓項目建設升級,堅定推進上市發展,持續推進精細管理大力拓展多元經營,切實強化黨建引領。
李雪春肯定了公司2022年的十大亮點工作,并提出了2023年的工作要求。一要錨定一個目標:堅定水務上市發展目標不動搖。二要強化兩個保障:要強化供水保障,全力保障水量充足、水壓穩定、管網通暢;要強化排水保障,要堅持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。三要守住三條底線:守牢安全底線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、守牢廉潔底線。四要突出四個重點:聚焦市場化改革和市場業務拓展、緊密推進重點項目建設、持續優化民生服務、深入推進智慧水務。五要練就五種能力:專業專注的能力、落地落實的能力、提速提標的能力、補臺補位的能力、干事成事的能力。
十大亮點工作:
01
黨建引領凝聚合力
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,是推動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關鍵之年。公司始終堅持黨建引領,開展迎接黨的二十大系列宣傳教育活動,在公司上下掀起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高潮,不斷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源源動力。堅持走高質量黨建引領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之路,扎實開展黨員示范崗、我為群眾辦實事等系列活動,踐行國企使命擔當。
02
兩水保障堅實有力
全年安全優質供水達1.17億噸,保障星沙城區居民有水喝、喝好水。不斷探索優化排水管理模式,持續強化排水設施監管,全年污水處理量創歷史新高,全年完成處理水量17071萬噸,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。
03
重點項目亮點紛呈
星沙水廠9萬噸/天改擴建項目正式開機供水;星沙污水處理廠擴容(四期)提標工程竣工并投入商業運營;完成新建輸配水管網工程項目19個;鋪排了城南污水處理廠(三期)提質擴容、松雅湖片區雨污分流項目前期工作、善化國際等小區戶表改造。
04
服務民生成效顯著
積極響應長沙縣給水設施改造惠民工程,在老舊小區中同步推進給水設施、戶表和直飲水改造;郡原居里、紅樹灣小區項目便民、利民、惠民,項目建設理念、工程質量位居全省前列。
05
智慧水務全面鋪排
DMA分區計量系統基本建成,可實現供水管網精準控漏;在城區主要道路安裝智慧消防設備1200余臺,形成全城范圍監測區域;在線監控平臺系統已基本建成,可實現廠區監控系統接入,在線監控供水及各污水處理廠生產實況,實現可視、可控、可管。
06
營商環境大幅優化
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壓縮用水報裝時限,實現從5個工作日到4個工作日內辦結(不含外線行政審批時間),同時開通網上營業廳;在自貿區試行特許經營權范圍內容缺受理報裝。切實踐行為群眾辦實事,推行低保特困人員水費減免方案實施細則,保障低保特困人員正常生活用水。開展免費上門探測漏點服務,全年為74家單位發現117個漏點,每月幫助客戶節約水量近60萬噸,減少漏損損失超百萬元。
07
科研實力不斷增強
始終堅持生產與科研緊密結合、產業與創新相互促進,公司全年申報專利12項(其中發明專利4項,實用新型8項),已獲授權專利6項,發表科研論文3篇,正在研究推進科技成果轉化,為公司創新發展貢獻水務智慧、水務方案。
08
企業形象穩步提升
公司斬獲湖南省供水工作優秀示范先進單位、湖南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博覽會突出貢獻獎、長沙市“星城杯”化學檢驗員職業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、湖南省清廉文化共建單位等榮譽,“星沙水務”品牌形象日益彰顯。
09
精細管理提質增效
不斷規范內部經營管理,推進各項工作制度、流程持續優化。暢通技術序列與管理序列并行的多元發展通道,開展“水務之星”個人、團隊評選,突出重實干、重實績、重實效的用人導向,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。扎實開展國有資產清查處置,進一步摸清家底,夯實國有資產管理基礎。強化內部控制,落實安全環保主體責任,重抓隱患排查和治理,實現全流程監督。
10
多元經營開創新局
星城市政公司全力開拓市場化業務,實現外拓業務合同額度與經營利潤創歷史新高。水質檢測公司進入實質化運作,在保障水質的同時積極拓展市場化業務。直飲水公司全面鋪排直飲水項目建設,已實現5個直飲水項目運營。布局光伏領域,合資成立東方筱豪新能源公司,在傳統行業與新能源領域探索“光伏+”創新模式,力求降耗增產,并開拓光伏發電市場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